教育培训机构不用害怕互联网巨头入侵,掌握了碎片化、大数据和O2O,照样能继续挖掘这块市场的黄金之地

【创客100按】互联网改变了媒体、改变了购物方式,接下来轮到教育了。随着互联网企业大举侵入,传统的教育培训机构也开始暗自叫苦,因为不光是BAT这样的巨头,像YY、沪江网、猿题库等都是他们的新竞争者。但本文作者提醒“俞敏洪们”,虽说互联网教育在今年会成为风口里飞起的猪,但能飞的绝不光是互联网企业,你们学会了互联网思维,也照样能飞,而且速度不比他们慢。

最近互联网教育市场十分热闹。YY进入教育领域挑战霸主,直指新东方,俞敏洪无奈之下应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市场对互联网教育的关注和其未来发展的预期。同时,这也证明YY的出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至于最终YY教育是不是能够挑战霸主位置,或者颠覆固有的教育模式包括体系的转换,目前来看都为时过早,10亿之说也不过是一个噱头罢了。市场的预期和预想的效果已经达到了,下一步就是YY教育正式开讲了,这一次,新东方有点受伤。

其实,互联网教育市场十分广阔,互联网巨头不应只集中在英语培训这块,还有更大的一块市场尚未发掘,即应试教育市场,这才是真正的黄金之地。

笔者先举个例子。众所周知,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快速流行,包括移动阅读终端的演变,尤其是智能手机的风靡,越来越多的电子阅读逐渐成为主流,传统的纸媒体、实体书店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海尔从杂志撤离硬广投放,全球知名的纸媒体开始摒弃实体媒介,全面转向数字化、网络化。颇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一般的实体书店逐渐在衰败,但是能够进行教辅内容销售的书店活得却有滋有味,传统教育中的应试辅导非常火爆。

这是为什么?最直接的答案就是因为我们目前的高考应试模式,在目前的状态下,成绩是引人追逐的唯一落脚点。在众多竞争者中寻求突破,就需要以成绩PK掉绝大多数的竞争者。因此一对一辅导一直很火,因为一对一的学习针对性非常强,因为传统的大班制已经渐渐不适应孩子的学习进度和难易程度,这时候的专项一对一辅导就成为提高学习成绩和效果的最好选择,虽然价格上要贵了许多。

其中有几个优势是一般的互联网教育难以匹敌的。其一是K12年龄段的孩子的主动性学习能力普遍偏弱,因为他们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他们需要一定的管理、督促、勉励、跟踪,这是完全的互联网教育难以匹敌的。因为你不知道他是不是能够主动学习,并且跟踪学习效果。其二是市场影响力和口碑传播是应试教育的重点。应试需要查遗补漏,也需要针对学习,培优和补差。传统的互联网教育对K12的把握没有优势和经验。其三是教育的O2O发展是重在管理跟踪。传统教育的短板和软肋是什么呢?缺乏针对性,学生的个体性差异不能重点关注,自主学习能力偏差,应试填鸭式教学偏多。不能定量分析,或者老师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定量分析,学生的学习有盲目性,并且面对困难的时候,难以找到突破口。这也就滋生了很多孩子又到课外辅导班寻求帮助。

在此前提下,YY教育如何?笔者觉得,紧盯新东方不过是YY的狡诈表现,背靠大佬的市场噱头营销有投机取巧的味道。

YY希望通过一种免费式的模式挖角新东方在市场上的霸主位置,这样的做法,依笔者看很难成功。因为有几个关键点是YY欠缺的。一是教师,名师的力量。二是老师的收入和忠诚度。有人或许会在意生源是不是能够跟上?其实很多时候,学生是跟着老师走。如果YY教育能够达到这种效果的话,或许对新东方的确会带来一定的压力。不过对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来说,笔者不看好这种模式。为什么?

在成人语言教学上,新东方积累的经验和资源是刚刚进入这个市场的YY难以匹敌的。教育的延续性不是因为开通了一个免费的线上教学就可以超越或者颠覆的。YY希望打破市场陈规,尤其是进入移动互联网化之后,教育的改变是不是应该寻求更主流的方向?这恰恰是YY教育带来的一种思考,当然包括百度教育、淘宝同学、QQ教育等等。

市场一度揣测YY可以颠覆新东方的模式,但笔者却不看好YY能够成功。因为YY缺乏主要的信任、信誉、口碑和量化的效果跟踪。不过,对于新东方来说未来的发展压力也不小,在传统的语言培训方面,YY教育等互联网新兴教育机构的崛起,会不断瓜分新东方的份额。笔者赞同的是俞敏洪所言:“我认同在线教育对于传统面授是一种挑战,但我更认为是对传统教育的互补而不是取代。毋庸置疑的是,线上线下教学的相辅相成将成为一个热点。尤其是碎片化学习的补充或将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移动端的碎片化学习,可以更好地利用时间,检验效果。

【创客100批注】互联网教育毕竟有待成熟,目前盈利模式十分有限,YY虽然引人注目,但除了前述所及的内容、口碑、流量外,教育产品的公益性,也与商业化在很大程度上相悖,因此,这绝不是小互联网企业能尝试的,它需要相对长的时间培养,时间甚至会长达十年以上。

互联网教育的蓝海在哪里?一对一教学带来的应试刚性需求将长期存在,互联网教育的本质是提升最终的诉求。

对于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笔者认为有几方面不可忽略:一是教育是非标准化的产品。无论是幼儿教育、K12教育还是成人教育,每种教育体系之间均无太多内在联系,各自为战,自成体系。二是教育是被动的。被动性学习也导致了互联网教育很难呈现爆发增长的趋势。三是系统性,跟踪量化很难。一个成功的教育产品是有体系可寻的,例如托福考试,必然需要经历,写作、听力、阅读、口语等,建立在这一体系下必然需要学生是进行规律性的学习。文化课教育更是如此。只有线上线下补充,相互促进才能更好。尤其是对大数据的引入,可以带来更多的量化分析,据《大数据时代》介绍,在美国的Udacity和EDX正是通过跟踪学生的视频播放次数,来判断学生的学习难点。目前国内的互联网教育产品也有类似的量化跟踪产品。

有些教育培训机构在应试教育市场上做得比较成功,也试图复制这种成功到互联网上,笔者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有针对性,有目标性,可以直接找到自己的短板和弱点。二、时间跟踪方便,家长可以直接看到量化的效果,这一点非常关键。通过新兴的教学模式和碎片化学习,利用大数据跟踪量化学习效果,这一点是笔者很看好的。为什么?针对性强,线上线下的交替学习,通过移动终端的考核、定位、做题,观看视频,寻找自己的知识差异点。并且题库更新和视频教学更新很及时,这是很不错的。并且量化跟踪,通过大数据应用,跟踪学生的学习效果,最主要的是家长可以实时跟踪。

当越来越多的资本抢滩进入在线教育的时候,众多以线下教育起步的教育培训业巨头也在纷纷转型,试图在在线教育上找到新的增长点。虽然互联网的速度比线下要快,但跑在最前面的是线下,尤其是文化课教育。当自上而下的“教育”越来越多被自下而上的“学习”取代的时候,互联网教育的春天就会真正来临。此外,互联网对推动个性化教育有自己与生俱来的优势,这是互联网的优势。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调整,比如利用数字化,碎片化学习等,当然,最终的效果是主导,成绩提升是直接诉求。

【创客100编后】教育培训机构也需要有互联网思维了,虽说短时间内不会被市场淘汰,但在线教育是大势所趋,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现在不重视,以后可能会追悔莫及。未来的教育产品,应是围绕学员的实际需求定制,提供的是个性化,持续的服务。因此,如何与互联网企业竞争?教育培训机构除了要熟悉互联网以外,还需要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这些手段为辅。【责任编辑/刘佳庆】

本文由小刀马授权创客100首发。小刀马,IT独立观察家。长期从事IT、通信、移动网络信息、电子商务、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的观察、评论与写作,对业界有较深理解和解读,文章见诸多家媒体。微信公众号:daomawuyu。

来源:IT时代网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相关文章
教育培训机构不用害怕互联网巨头入侵,掌握了碎片化、大数据和O2O,照样能继续挖掘这块市场的黄金之地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