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股价不涨真相:董明珠非把业绩型公司变成故事型


格力电器经营业绩虽好,股价却并不怎么争气的根源:董明珠非要把一家业绩型公司,变成一个有故事的企业。事实上,除了徒然增加不少争议,她并没有达到目的。

10月8日晚,格力电器破例发布2018 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当期实现营业总收入1490.51亿元-1508.55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78亿元–215.68亿元。“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两项指标,均逼近2017年全年水平。

这是一份堪称完美的成绩单!

某网站当晚发起一个活动:猜猜明天格力电器涨多少?猜多少的都有,猜涨停的居多,也有猜涨7%的,比较谨慎的猜涨3%的。实际涨多少呢?2.37%,第二天又跌掉1.34%,这个结果让不少格力股民失望:这么好的业绩,怎么还是拉不动格力电器的股价?

平心而论,在中国,能比得上格力电器这么优秀的企业不多。别的不说,净利润额及净利润率两项指标,均比最大竞争对手美的集团高出不少;尤其净利润率一项,比大家一致崇拜的华为还高。但表现在股价上,格力电器动态市盈率只有不到9,尚不及业绩堪忧的海信电器。投资者一直闹不明白,怎么会出现这种市盈率“倒挂”的现象?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根结在于:“风”又转向了

就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旋律,我发现资本市场也有一个“主旋律”现象。

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两年前的投资者和五年前的投资者相比,对互联网价值的认知可能大相径庭;今天的投资者和两年前的投资者相比,对实体经济价值的认知也有很大不同。我称之为:“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2016下半年,互联网的标杆企业乐视生态遭遇信任危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互联网概念随后不久集体下行。

投资者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方向,恰好时值国家力推“中国制造2025”战略,于是,实体经济映入投资者眼帘,猛然之间,投资者发现:哎呀,我们犯了一个大错误,互联网企业只会讲故事,根本没什么业绩;你看,这些实体经济企业多好,盈利能力那么强,价值被严重低估,多好的投资机会!

投资观念呼啦一下子变了,从互联网转向实体经济。投资者潮水一般涌向格力电器、美的集团、青岛海尔等一批行业地位高、盈利能力强的家电企业。格力电器自此股价大幅攀升。彼时,家电巨头特别有自豪感:土里埋不住夜明珠,我们的价值终于被发现了!

潮水来得快,退得也快。好景不长,仅仅一年有余,投资者就开始抱怨实体经济的投资价值了。

他们发现,实体经济企业根本不适合“炒股”:因为它业绩增长不可能像互联网企业那样具有梦幻色彩,而且它有一个非常大的短板——没有互联网企业那样讲故事的能力。总之一句话:实体经济没有大的想象空间。

于是,投资者开始抛弃实体经济企业,开始新一轮寻找。

新的投资主旋律是什么?不知道,不清晰,今天的投资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迷茫。

A股市场的心态,从来就是炒股第一而非投资第一,“赚快钱”的心态让大多数股民变成了没有耐心的猴子,当他们面临在“有故事”和“有业绩”之间二选一时,他们更愿意选择有故事的企业。

这一点,在乐视网身上体现得尤其充分,看看乐视网都垃圾到什么样了,不照样有人押注贾跃亭嘛。

有业绩没故事的企业适合投资,有故事没业绩的企业适合炒股。

一旦投资观念发生变化,企业在股民心目中的地位随之改变。

格力电器本质上属于业绩型公司——虽然掌门人董明珠特别渴望通过频繁地出现在人们视线里的方式,让格力电器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企业。事实上,除了徒然增加不少争议,董明珠并没有达到目的。

这恐怕才是格力电器经营业绩虽好,股价却并不怎么争气的根源。

当然了,格力电器涨上去难,跌下来也不易。2018年至今,美的集团跌了25.6%,青岛海尔跌了约27%,小天鹅A跌了约30%,老板电器跌了58%,格力电器跌了约12%,跌幅算是比较小的。

格力自身的不确定性是第二层因素

什么样的股票最值得投资?当然是业绩好又有故事可讲的企业。

要业绩有业绩,要故事有故事,今天明天都很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价值投资”型企业。

的确,格力的今天确实很好,但是明天呢?就不一定了。炒股炒的是什么?是预期。格力电器的明天具有很明显的不确定性,这让投资者对格力多了许多担忧。

上面提到,董明珠这几年保持了超高曝光率,就是想给媒体及资本市场提供更多关注的机会,让格力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企业。问题在于,故事也有好坏之分,并非所有的故事都是投资者爱听的,尤其是那些讲得并不怎么成功的故事。

比如格力做手机的故事,大家早已耳熟能详,我就不再赘述了。不管董明珠多么不情愿承认,事实摆在那里:格力做手机已经彻底失败,未来成功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格力做新能源汽车,照样一波三折。从今年集中爆发的各种关于珠海银隆的负面报道看,董明珠个人投资珠海银隆也是一个失败的决策。由此可见,“格力曲线进入汽车领域”的梦想也没那么好实现。

格力做芯片,争议同样非常大。诚如董自己所说,“别人做芯片股票大涨,格力做芯片股票大跌”,董说这话有抱怨的成分,却无自省的意思。事实上,人们倾向认为,董明珠在“中兴遭遇美国制裁”的政治背景下做出进军芯片产业的决定,本身就说明这是一个带有强烈应景色彩的决定,而非一个审慎的决策,如此决策,正是企业管理者之大忌。

可以说,过去5年除较好地维持了空调的传统优势,格力并没能培育出第二个像样的产业。这正是格力电器曝出“5年6000亿”的宏伟目标之后,外界的反应大多觉得不可思议:你的增长点在哪里?

没有增量就没有未来,没有未来就没有预期,没有预期哪有股价上涨的动力?这是非常简单明了的逻辑。

可能有人会说:美的集团净利润及净利率都低于格力电器,凭什么市值比格力还高?

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二者的市值差是怎么形成的?

我倾向认为,这是投资者对两个企业不同的预期带来的必然结果。

认真研究这两个企业的战略布局,你并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方洪波主导的美的集团,未来布局清晰而符合逻辑;董明珠主导的格力电器,未来布局不清晰且缺乏逻辑。

正是因为资本市场对美的集团的未来预期高于格力电器,美的才克服了实际业绩不如格力的短板,实现了对格力市值的反超。

事实上,美的集团对格力电器市值的领先是最近几年才发生的,2015年之前,格力电器市值一直领先美的集团至少150亿元;2016年之后,美的集团才实现对格力电器的反超。2017年,美的集团市值最高时领先格力电器约800亿元,目前基本保持在领先400亿元的水平。

这说明一个道理:你不可能一面没有建立可预期的未来,一面让投资者对你的未来建立信心。

至此,猛然联想起贾跃亭当初那句自鸣得意的名言——“一般人要理解我的生态战略需要15年”,我觉得贾跃亭其实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家伙,如果大多数人不能理解你的战略,还有人愿意为你的未来买单吗?

事实上,清晰而合理的产业逻辑没那么难懂,这个世界哪有唯独你一个人才懂的道理?爱恩斯坦的“相对论”那么难理解,也还是有人能够理解;如果你觉得别人不理解你,很可能不是别人错了,而是你不具备被人理解的道理。

因此,股价上不去,不全是因为投资者目光短浅,格力电器自身也需要好好地检讨。

没业绩的不涨,有业绩的也涨不上去,这么说来好像股票没法炒了。是啊,要不说炒股炒到一定境界,炒的其实是自己那份定力呢。【责任编辑/邹琳】

(原标题:格力股价不涨真相:董明珠非把业绩型公司变成故事型)

来源:中国管理杂志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相关文章
家电渠道扁平化不可逆转:经销商体系庞大 格力阻力重重
董明珠直播背后:渠道变革之痛
经销商体系要瓦解?格力电器遭经销商股东减持套现25亿元
格力造假系竞争对手举报:事发一个月前

精彩评论